歡迎訪問山西沙龙国际S36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官網!

新聞資訊
爲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
碳中和成爲投資行業的高頻詞。
6月16日,高瓴宣佈其首隻人民幣碳中和產業投資基金完成首次關賬,該基金落地南京建鄴區。預計高瓴人民幣碳中和產業基金總規模將超過40億元。
此次募資得到了衆多高瓴現有LP的支持,不少LP已投資了高瓴旗下多隻基金,並持續加大在高瓴的資產配置比例。與此同時,高瓴碳中和基金還吸引了包括地方引導基金、大型產業背景國有企業、專項母基金和多家金融機構的關注。
這也讓近期深陷“折戟”傳聞的高領資本,重新向市場證明自己碳中和投資的“領跑者”的地位。
碳中和產業鏈受到創投圈追捧的原因在於,政策主導下的構建以新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,加速新能源發展並取得不錯的業績;以風電零部件產業鏈爲例,上遊原材料價格已經見頂,4月以來不少關鍵原材料價格呈下降趨勢,價格下降意味着中下遊的企業成本會大幅下降,利潤有望重回高增長。
其實,早在我國確定“雙碳”目標後,碳達峯、碳中和的熱度就居高不下,創投圈在中央一系列綠色金融政策密集發佈激勵下注入一池“活水”。
據IIR研究院統計,樣本規模靠前的前20大“雙碳”樣本基金,總規模已達1960.83億,13%數量的基金佔據樣本基金總規模的77.76%,大額基金幾乎均由國資系產業資本主導,且集中在能源、電力領域。
由上圖可知,截至目前,排名並列第三大的“碳中和”基金由國家綠色發展基金 885億元領銜;國家能源集團系100.2億元次之;華電集團系、華潤電力系100億元並列第三。
由政府或央企發起設立的規模可觀的碳中和母基金,也爲二級市場的投資帶來更多選擇。
細分爲3條主線:一是,能源的供應端,還是更多從可再生能源去替代這些化石能源,所以對應的光伏、風電、核電、水電這些清潔能源,都會有機會;二是,能源的需求端,從全社會的能源需求來講,第二產業或者工業,比如鋼鐵、電解鋁、水泥、化工可能是排碳量最大的,可以做一些低碳化的改造,發展一些低耗能技術,然後儘量生產出高附加值的產品,整個的能耗強度就可以降下來;三是,碳捕捉碳封存。
筆者梳理了目前市場上已官宣的信息,經不完全統計發現,除大家所熟知的投資機構外,產業資本與地方投資平臺的積極度最高。
有分析人員指出,雖然最初是以國家財政、國有企業、創投的頭部機構爲主,但這一概念正被持續拓寬,未來也會吸引更多元的資本參與其中。

山西沙龙国际S36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
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塢城南路168號山西沙龙国际S36集團
電話:
版權所有:山西沙龙国际S36再生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: